楠楠要离开了,用一个潇洒的4.0结束了硕士生涯,还有几小时,就要踏上回国的旅程。或者,更准确的说,是她追逐梦想的旅程。
知道楠楠故事的人,都不免会有一些肃然起敬。因为比争取更难得的,是放弃。楠楠放弃的,是一个看上去很鲜光的未来——世界著名的导师,博士头衔,毕业后的衣食无忧的工作。
30年前,我们的课本里会这样描述像楠楠这样的海归:放弃了海外的高薪,洋房养车,回来报效祖国。
今天,我则可以用这样一种描述:回国,因为梦想在那里。这梦想不一定是报效祖国,可能只是自己的心,在那里才会觉得快乐。
一种发自心底的快乐时怎样的呢?我们应该在剩下的日子里,怎样去找寻这种快乐呢?看到一个勇敢的人离开,留下的人难免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。我想,这就是楠楠给我们好些这样苟且的过日子的人们,最好的离别礼物了。
今天开始看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讲座。老谈很久以前就推荐过。第一课简介了课程内容,没有深入。里面提到一个人快乐的几大元素:
适当的运动,朋友圈子,值得努力的事情,还有对于理想主义的执着。
理想主义,听上去挺耳熟的一个词。原来最近看老罗的演讲,他也提到自己的公司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主义。
楠楠的离开,其实不也可以归类为,对于理想主义的坚持?
那么,我们的理想主义是什么呢?
老范今天在人人网上面推荐了一篇文章:《一个清华学生留学香港后对人生的思考》。内容很长,不过有一段话,也提到了国外在内心的快乐上,其实很荒漠:
多年的功利教育的辛勤培养,我一路顺当地走过来,发现完全的上当。我在成功的通过了一次次考后,最终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通过这些占距人生的考试,这个所谓的优秀学生只是在不停地让自己去符合那个“优秀”的外在标准来麻痹自己的虚荣心,而自己,那个真正的自己却一直没有存在过,没有发育过。我学的任何课程都无法帮我解决当时的苦恼,那么每天学那些微分方程又是为了什么?还去为了父母的微笑,人们的赞许吗?年年得奖学金的清华毕业生是了这么一个怪物:不知道自己要什么,也不知道生活是什么,对社会毫无接触,二十出头,可是见女孩子就一身不自在,会解各式各样的方程,却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惑,硕士博士的路就在眼前,可是不知道还应不应该这样走下去,这状态难道就是我的追求?一个智商还不错的人努力多年就变成这样?
其实我身边的清华留学生没有这么夸张,不过在被动地无思考的接受别人安排的生存轨迹上,此段文字也算是中肯的。
最近的这种感受也很强烈。其实回国,是在离开他很久了以后,知道它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以后,发现了它的一个好——那是自己的地方。
前途,绿卡,都不是浮云,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品质。只是,我完全无法看到一种希望,有着绿卡和十万年薪,周末的夜晚,又能如何?
帅帅和老田都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。帅帅是个女孩儿,她现在依然每周末都要开至少1个小时的车回学校,因为工作单位里面的人,大家只是工作,周末很少交集。即使都是华人,也因为大家的生活经历,或者年龄段差异过大,共同话题非常有限。帅帅早就说过,她现在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要回国了。
而老田其实是一个非常喜欢这边的生存和工作环境的人。老田拿到了工资,开的车立马就买了福特的Fusion,手机也升级成了智能款。和老田聊天,可以感觉到他的积极正面的态度。只是,有一件小事,还是让我多少有了些思考。老田说道上周末,他们公司把附近湖上面的一个岛上的城堡包了下来,让大家在上面玩乐了一整个晚上。问同去的都是什么人,说都是美国人啊,然后大家随便喝喝酒,聊聊天什么的。想来,换了是我,虽然我也会聊得开心,但总觉得不对胃口。
不过,说到底,我的理想在哪里呢?只是觉得地点是在国内,不过它究竟是个什么,还要好好想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