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,最喜欢的文学是金庸武侠,最讨厌的,就是语文课本,以及上面提到的摘录的恭维的奉为经典的世界文学。如果这个文学作品再加上”诺贝尔文学奖”这种头衔,我必定是嗤之以鼻的。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,一直未曾翻开海明威的《老人与海》的原因。
近日机缘巧合,在图书馆见到了此书的有声读物。于是在Amazon买了原版,上下班边开车边听CD,周末就在星巴克就着摩卡阅读。书不算长,大约两周,断断续续的也就读完了。
剧情很简单,老人出海,捕获了一条极大的马林尖枪鱼,鱼身甚至大过老人的小船,于是只能将其绑在船边,从而招致大量鲨鱼群的攻击抢食,最后,老人返回港湾,大鱼只剩下了空骨架。
孤身,海洋,人与自然和动物的故事。在这一点上,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和《老人与海》有着相似之处。只不过,《少年派》很明确的告诉你,我讲的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。而《老人与海》,则说得十分隐晦,全由读者自行理解。
海明威使用了很多对比,来表现老人的沧桑。首先是称呼,通篇老人的称谓就叫The old man,只有从和他对话的小孩儿的口中,才知道,他叫Santiago。但是,在其中一段描写老人当年的勇猛的时候,才说道:
“那时,他还不是一个老人,他叫Santiago。”
似乎,这样的一个沧桑老人,似乎也没有自己的儿女,已经没有人在乎他叫什么了。
其次是梦想。老人年轻时曾经航海到非洲的海岸,看到了金色沙滩上的狮子,热血沸腾。小说里三次提到这个细节,贯穿始终,甚至是全篇最后一笔。就在老人已经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,遍体鳞伤后还一无所获,甚至已经无力站立行走只能卧床时,他梦到了属于他的年代的图景。大概这就有点郑智化的《水手》的歌词那样:
“至少我们还有梦”
年轻时有过环游世界的经历,年老时还能燃烧生命,经历大起大落。老人其实挺热血。
那只鱼
当海明威在开篇述说一个已经84天出海一无所获的老人的时候,所有的一切都是落寞凄凉的。而当后篇老人在海上和这只大鱼沉着较量的时候,那些落寞凄凉无影无踪。大鱼成就了老人的一个梦想。
以至于到了后来,老人对这只大鱼的尊敬,到了超过给一个常人的情感的地步。甚至,当老人考虑这只鱼可以够几个人食用的时候,他又突然觉得,没有人配得上这只尊贵的鱼。